借助有学问需要请教的问题,和贾雨村学习了一会,也成功让贾雨村一瞬间的不对劲,抛到了脑后,再次在心里感叹黛玉怎么不是男子。
这时,黛玉却突然道:“老师,何以‘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矣’?”
贾雨村和蔼可亲的脸色陡然僵了一瞬,目光重新看向了自己这个身体孱弱的女学生,黛玉却不卑不亢,淡定地抬眸对着贾雨村笑了笑。
贾雨村也跟着笑了笑,“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还没有居功自傲的资本,那黛玉在说谁,又是谁能让黛玉和他探讨?或者,是来试探他?
能与他们一起有关联的,只能是马上要到的荣国府。又或者,是以荣国府为代表的老牌勋贵?
事实上,这些对于他还太过遥远,但对于黛玉不一样,她是林如海的女儿,三品大员,江南巡盐御史的女儿。
“姑娘可是有何指教?”他这样的人,从来都是识时务的。
“老师折煞玉儿了。”黛玉浅浅一笑,却是直指利害,“只是这些天,离了扬州,反倒看清了一些东西。”
“若是玉儿没猜错,父亲可是给舅舅修书了一封,为老师周转?”这样一来,既是帮了贾雨村,让贾雨村欠了人情,又做为黛玉的老师,那便是他这个父亲出了事,也还有人照看着她。贾敏的去世,敲响了林如海的警钟。
二来,贾府如今金玉其表,二舅舅自己还是个员外郎,家里的儿郎一个个都是白身,都念着元春一个姑娘家去打拼,哪里还能安排什么好的职位?
这是借助贾雨村之事,给了贾府些许官场的人脉资源卖个好,毕竟女儿要在人家府中生活呢。
只是……
黛玉和贾雨村这一天到底谈了什么,除了塑料师徒二人外,无人得知,只以为是常规师徒授课罢了。
一行人就这样,到了京城。
这一次,贾雨村没有早早的拿着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而是到了码头,也一直跟在黛玉身后护着。
不过却不算靠近,而是不近不远,让人分不清这人到底和黛玉一行人有无干系。
贾府的人早早就在码头等候,见黛玉一行人下了船,身后又跟着几个从荣国府出去的老妇人,马上就确认了身份。
为首的婆子立马笑着上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黛玉的穿着,长得倒是真的标志,就是穿衣打扮可真素净的,比不得他们荣府的姑娘!
再看伺候的人,竟然只有一个小丫头和一个嬷嬷,真是寒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