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还有一些没有去的学子和回来的人打听了一番京都的情况后也后悔了,他们遗憾的是错过和那么多学子一起探讨学习的机会,这次敢去的都是学识深厚的,平时很少能接触到这么多人,这次错过,就算下次科举也有人,可质量和数目肯定也不如第一次。
第一次的人才那都是大盛这么些年积累下来的人才,才能一口气出现这么多,这第二次恐怕就要差点了。
想到这点,这些打探的学子更加后悔了,转而就是缠着这些去过的学子问东问西,没办法,一手消息听不上,只能听听二手了。再说对方这时候回来,对那些事还记得清楚些,现在问也不容易出错,要是过一阵子,记忆消退,再问效果就差了。
而其他人看他们这样的问,觉得对方是在打探消息,意识到打探消息的好处,也都热情地问了起来,利诱什么的手段都用上了,回来的学子根本招架不住,将探讨过的一些内容都说了出来。
等到避开了这些问话,回来的学子不禁叹气,他清楚这些人询问的原因,只是对方给出的好处实在是拒绝不了,只是这么一来,下一次的科举考试,竞争难度怕是也相当的高。
唯一庆幸的是,若是不能上榜,可只要考试合格,还是有出路,只不过这出路和上榜比要差一些了。
时间飞逝,转眼就是近两年过去了,裴清一直以为裴穆过不了多久可能就要离开京都了,谁知道皇帝居然一直没有让裴穆离开,要不是皇帝给裴穆按照了官职,其他朝臣都要怀疑皇帝是不是对裴穆不放心。
毕竟以裴穆如今的年纪来说,镇守边关是最好的情况,留在京都多少有些浪费了。
别看大盛开国不久,朝中武将众多,可像裴穆这样的武将还是珍稀的,怎么能浪费呢。
裴清一开始没感觉,后来反而看出了一点点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