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是在用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告诉康熙。
不论他是不是太子,他永远都是个汗阿玛的儿子。
胤礽这些心思没有对旁人提起过,过了今夜,他亦不会再想,只一心期盼着大军得胜归来。
前方的战役已经正式开始,胤礽坐在皇宫之中,每天都能陆陆续续收到不少消息。
大清有精锐的武器,充足的粮草,战争的开端十分漂亮,但噶尔丹也并不好打,他们有着最熟悉的地形,清军一时间也无可奈何。
七月,九月,时间一点点过去,胤礽收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多,但一直等到十二月,胤礽都没能等到大军归来。
腊八过后,京城年节的气味越来越浓,报纸上时不时会刊登清军胜利的消息,百姓们聚在一起讨论现有的战事。
虽说他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蒙古,但打胜仗永远都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
腊月二十,胤礽收到了康熙的来信,只是仍旧不是归来的消息,信件之中只叮嘱让胤礽代为祭祀。
康熙不在京中,年夜宴胤礽也并没有摆,只象征性地赐了些东西给各位大臣,安抚人心。
康熙三十年三月初五,胤礽穿着整齐的朝服,带着身后的大臣,打开了京城的城门。
今日是康熙班师回营的大日子。
战役虽然持续时间长,但终归消息是好的,大清终于将准噶尔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了下来,解决了大清建国多年的心腹大患。
噶尔丹也被在战乱中当场射杀,战役正式宣告胜利。
康熙身为皇帝,带着一部分先行军回到京城,只剩下佟国纲兄弟和索额图在蒙古做最后的收尾。
“叩见皇上。”胤礽带着诸位大臣在看到康熙下车之后,率先行礼。
此番开城门迎接康熙得胜而归,胤礽并没有让人驱逐百姓,只让兵马司的人派人驻守在各个街道,若是有百姓们出来,只要保证百姓们的安静便足够了。
得胜回来是一件喜事,这样的喜事值得所有百姓为之庆贺。
因此在胤礽行跪拜礼之后,身后的声音也逐渐增大,帝王的归来赢得了城中所有百姓的恭贺。
康熙看到这样的场面,显然也十分高兴,他亲自上前将太子扶起来,“诸位平身。”
“随朕回城。”一行人,只有大军停留在城外整军休息,剩下的人悉数跟随康熙回了宫中。
这些人精神亢奋,身体疲乏,胤礽一一安排人手伺候他们休息,自己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