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也是众人对用儒学所熏陶出来的太子进行最后的检验。
汤斌心中的思绪很多,但到底是没说什么,只重新安排了几篇策论,让胤礽回去之后记得完成。
不过胤礽却明白汤斌的未尽之言,再加上小娜说得那些话,胤礽回到宫中之后,便前往乾清宫。
父子两人在乾清宫中谈话了半个时辰。
而从第二天开始,胤礽便彻底放下了翰林院的卷子还有营造司的各种事情。
每日都埋首书籍之中,将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而日子就这么平淡如水地过着,很快便来到了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五日。
这一日群臣于皇太子身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皇太子胤礽正式出阁,接受朝臣们的检阅。
在朝堂之上胤礽有理有条,不论群臣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
气质卓越,进退有度,让朝臣们十分佩服。
而在最初的检验过后,胤礽也率领身后翰林院詹事府的群臣,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大礼结束,群臣们脸上也都带上了笑容,也代表着自今日起皇太子胤礽正式结束以往的课业,站在了朝堂之上,大清的储君终于要正儿八经开始着手政事。
“我们保成,长大了。”典礼过后,胤礽随着康熙前去慈宁宫请安,太皇太后依旧亲热招手让胤礽坐在自己身侧。
太皇太后的目光在胤礽身上留恋多时,感叹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保成确实成长了许多。”康熙坐在另外一旁,视线也重新落在了胤礽身上。
两年前,胤礽去乾清宫说了自己的想法。
汤斌的身体日渐衰弱,身为汤斌一手教导出来的弟子,胤礽想要让老师亲眼见证自己成长的模样,不想让老师留有遗憾。
因此在同康熙谈话过后,胤礽便放下了手中一切事物,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书本上。
连每日陪伴在自己身旁的小娜,都很少能够分散自己的心思。
而两年的努力,成果是不菲的,今日出阁大典,皇太子的英姿让许多大臣都深深记在了心中,大清有新的明珠缓缓升起,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我们保成自小就听话懂事,如今长大定然会不输以往。”太皇太后脸上笑眯眯的,一心为胤礽高兴,但胤礽却发现太皇太后连说话的语速都比以往慢上许多。
而小娜的检查结果也同时说了出来,前些天天气转凉,太皇太后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