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旦投入市场之中,再加上皇家的引导,一定会引发新一轮的潮流。
而这些潮流会变成最直接的钱财流入到国库之中。
如此有了精良的武器,赖以生存的粮食还有比之前计划中更加充足的粮食,出征蒙古便不再是一件计划的事情,而是真正可以排兵布阵没有后顾之忧。
“好好好!”康熙一连三个好字,脸上的阴霾彻底消失不见。
胤礽在一旁看着,脸上也十分兴奋。
能够让汗阿玛开怀,哪怕只是短暂的,对于胤礽而言也是知足的。
接连的好事发生,让康熙一直紧皱多日的眉头终于散开,晚膳比以往多用了许多。
饭后康熙并未让胤礽离开,而是直接将山东豪强案的奏折放到了胤礽面前,让他看完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豪强们将自己当成一地的霸主,在当地为非作歹,身后又有官场官员护着,更加肆无忌惮。
而如今爆出来的便是山东的豪强,当街随意辱骂殴打百姓,家中下人随意欺凌他人,强占百姓田地,山东官员一味偏袒当地豪强,使得百姓们求助无门。
在风调雨顺的年间,山东竟然也有数百人活活饿死在街头上。
而山东知府为了将这件事情压下来,只是让人在晚上偷偷焚烧这些饿死之人的尸体,将山东豪强的作风死死捂住,不敢透露出一分一毫。
若不是百姓们为了活路,逃离山东,拦路告状,山东的情况不知何时才会传到京都,传到康熙的耳朵中。
而安嫔李氏的父亲正巧便是山东知府,康熙接到快马加鞭的急报时正在李氏的宫中看望胤祚。
胤祚的生母虽然已经不得他的喜欢,但胤祚此人乖巧聪慧,且生下来的时候让他龙心大悦,因此在康熙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快马加鞭来得急,康熙便没有前去乾清宫,而是在李氏宫中直接让人禀报,看了来人写得奏折。
而李氏在听到有人参自己父亲之后,不管不顾下跪认错,求皇上饶恕自己一命。
因此康熙在李氏的宫中大发雷霆,直接将李氏圈禁,将胤祚带了出来。
但将胤祚带出来之后,康熙根本没有功夫和人选安排胤祚。
胤祚年幼,此时若是便住进阿哥所,下人们难免会有疏漏。
后宫之中没有皇后,若是将胤祚放在皇贵妃那里也并不合适。
思来想去只得将胤祚暂时带到慈宁宫中,由太后和太皇太后暂且养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