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就没有了,有些话,他还是想当面与她说。
只是不曾想,自那一日起,再见到她,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苏镜音陆陆续续断了金辽的粮草辎重几回,算着大概再集齐粮草还需一段时间,便也不再管了,修整了几日后,一路南下,却不曾回汴京城。
金风细雨楼留了杨无邪坐镇,有他在大后方守着,苏镜音并不担心,前线战场上,个人的力量其实作用不大,她所能做的不多,其余的,她也已写信给石观音和玉罗刹。
玉罗刹自然是无有不应,很快便拎上自己的好大儿,又捎了信回罗刹教,反正罗刹教中大多都不是什么好人,常年有玉罗刹压着才没闹出什么事来,这会儿调出大半教众赶往前线,就算挂在战场上,也算死得其所,对此玉罗刹是不怎么在意的。
玉罗刹收到消息的时候,李寻欢恰好也在,他本想随着一同去,但如今已领了个有名无实的太傅名头,却是不好突然离京。
原本诸葛神侯再三劝说,李寻欢也不欲再次入朝为官,后来还是无情出宫同苏镜音见了一面,为了以后的朝局稳定,百姓安居,让她兄长能少操一点心,苏镜音对于牺牲李寻欢的一点自由,并没有什么负疚感。
于是在李寻欢再次上天泉山去看她的时候,她并没有给他吃闭门羹,而是与他见了一面。
好在这个太傅之名不同其它,连上朝都不用,只需教导几个皇室子弟而已,也不算多牺牲自由,只是在这种时候,无法擅自离京前往边关。
而石观音对当年协同害死明月的金辽,更是欲杀之而后快,更别提这还是自家小姑娘的请求,收到信后,立马带上了一大半的人手往北边赶,只留下如今已和中原一点红各自有意的曲无思守家,当然,走的时候,也没落下对行军打仗有所见解的顾惜朝。
大概在苏镜音离开边关的时候,他们也已经各自带人在赶往前线的路上了。
苏镜音从来都待在汴京城中,甚少外出,然而自恢复幼时的记忆起,便一直想去看看,当年娘亲当作睡前故事给她讲的,那些行走江湖时,曾经看过的风景。
狄飞惊一路一直跟着她。
苏镜音劝过几次,毕竟世人皆知,狄飞惊多谋善略,见微知著的本事江湖上无人可及,不在战事上发挥作用,总跟着她实在暴殓天物,但苏镜音并不是一个喜欢随意支配他人的人,尽管狄飞惊总是说,不论任何事,只要吩咐他一声,即可。
狄飞惊总是这样,冷静,专注,默默付出,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