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搞好关系。可能你听的传闻有夸张的地方,我觉得你有点误解?”
谢白榆边说边收了平板往楼下走:“我没那么大背景能决定剧圈里谁的生死。我只是不想看着边老师这部戏落一个不好的结果,你呢也急于在剧圈站稳发展,所以我们就当最普通不过的同事相处就可以了......”
“小榆。”覃冶突然说。“边胜清也是我朋友。”
谢白榆的脚步顿了顿,但是没停。
第4章 首演顺利
其实边胜清的故事很简单。
如果有人刚好生活在外国音乐剧进入国内市场的年代,并且机缘巧合之下看了一部经典作品,他会兴奋炫耀一阵子就忘了,还是从此在心里种下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的种子?
边胜清属于后者。
出生在沪市周边的小县城,一路读到高中都没见过大城市的繁华,青少年的边胜清就像家乡的每个普通人一样。
但是高二那年,作为拿下竞赛国奖的奖励,学校给几个尖子生一人发了一张原版音乐剧的演出票,还报销了他们来回的车费。于是彼时的边胜清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第一次走进剧场。
毫无疑问演出是精彩的,或者对他们来说,是震撼的。场灯完全亮起后,边胜清甚至不舍得就那么走出剧场。
也是他多停留的那十来分钟里,他听到了其他观众的讨论。那些人看起来对这个行业很了解,边胜清听到他们说:“还得是德奥的东西,看得人太爽了。我们要是什么时候也有这种剧组,估计价格也能打下来吧。”
“你指望这个不如多挣点钱,原版来了多看几场。我们?也就几部话剧还行,这个我们做得出来?”
然后他们就大笑起来。那时候的边胜清还不懂那种笑声里藏的是什么,他只是认真在想,凭什么说我们做不出来。
谁也没想到就是那趟沪市剧场之旅,直接改变了边胜清的未来之路。
“市一中那个化学竞赛拿奖的学生脑子被门夹了,跑去学什么戏剧文学。”
这句话从边胜清填报高考志愿一直传到他去大学报道,也许之后还有人在说,但他也听不到了。
“学了个听都没听过的专业。”他的父母这样说他,“梦想能当饭吃吗?混不出名堂别回来了。”
后来谢白榆问过边胜清为什么。
那时候国内的音乐剧专业都才开了没几年,甚至还是很多人眼里没别的学可上才去的地方,戏文每天专攻的方向都是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