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钟鼓鸣声响彻云霄,祭祀的礼乐声于天坛直至太庙,最后停在奉天殿外。
赵晖于数万人的目光中穿戴着庄严肃穆的衮冕朝服前行。
綖板前后各有十二旒,每根穿五彩玉珠十二颗,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里裱朱色纱做成,帽卷两侧纽孔和武都用金片镶成。
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尊贵而威仪。
钟鼓齐鸣,乐声悠扬,百官身着朝服,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之下,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明徽被安排在礼部官员中,跟着人群仰望,下跪,磕头,共声称呼圣上万岁。礼毕后锦衣卫鸣鞭,鸿胪寺再行五拜三叩头礼。百官出至端门外等候。司礼监掌事请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奉旨改国号为崇昭。
一切的一切仿佛如同梦境般虚浮飘幻,潜意识却清楚明白眼前种种皆是真。
他曾经陪伴于赵晖身侧,他们是可以说交心话的朋友。后来关系点明,他们是血缘至亲的兄弟。最后,他们决定抛处一切杂念,君与臣仿佛命数般,是最好的归宿。
崇昭元年。
本该在去年举行的会试大考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拖延,终于,年初新帝下旨开恩科,春闱如期而至。
会试不比乡试,要在京城贡院逼仄狭窄的考房里足足待够九日。严光龄显然预判的能力依旧,先帝入陵后他便离开返回江浙,这月以来却一直来信催促明徽好好准备,会试如若一次不过,以后也不用说是他的门生了。
明徽腹诽自己现在恨不得哐哐吃天上掉的馅饼,还愁会试拿不到名次?
于天际微亮时,明徽拿好鹿蕴儿一早备下的行李和小舟告别。一路走到贡院,先是和老朋友靳琪碰面,抬头远远便看到负责检查名字包袱的五城兵马司兵卫里有个老熟人。
“我说明徽啊……不对,如今要叫赵融了!”周文瑾和明徽目光对上后,一溜烟的就小跑过来,将胳膊搭在人肩膀处便开始揶揄,“暗说你和新帝关系这么铁,还走什么科考,直接许个五品堂官不就得了。”
“……”
明徽一阵无语,腹诽自己现在的智商和心智还真的能继续跟周文瑾当哥们吗?
不过想了想,他决定语重心长的教育一下番依旧不成熟的熊孩子,“你这就不知道了,该过得明路还是得过,不会试中举,不进翰林院当庶吉士,我怎么磨资历,以后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