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草木苍翠,入目一片生机盎然,心跟着开阔起来,黎又蘅也有了谈兴,乐意和袁彻多聊两句,“似乎你和兄长感情很好。”
袁彻说是,“兄长大我九岁,自幼十分爱护我,有时调皮闯祸,都是兄长护着我,替我受了不少罚。”
黎又蘅摇着扇子,看着温文尔雅的夫君,“你小时候调皮吗?想象不出来。”
袁彻自己也想不起来那是什么样子了,他短促地笑了一声,“小孩不都调皮?”又说回袁徵,“兄长性子开朗又随和,我幼时最爱黏着他,读书习字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你都这么有才,那看来你兄长果真是文曲星下凡了,世上的人杰都投胎到你家去了。”
“我和兄长不同,我是下苦功死读书才能有所长进的一类,兄长则是天资聪颖,真正的有才气有才情之人。若他还在世,必有一番大作为,日后成为治世能臣,炳彪史册也说不定,何至于像现在,只留下一个袁家大公子的名。”
说到此处,便有些哀伤了,黎又蘅叹道:“真是天妒英才,听说兄长离世时才十八。”
那时袁彻才九岁,年岁不大,关于兄长的亡故却记得清楚,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无法释怀,“兄长自幼才华横溢,都说他下场科考必会高中,秋闱时他果然中了解元,只等来年春闱一举夺魁。父亲向来重视兄长,对其寄予厚望,盼着他高中状元,光耀门楣。此等大事不容有失,兄长却因和一个女使说笑几句,被父亲撞见,父亲斥责兄长不好好用功,这个关头竟然还惦记着寻欢作乐,要将那女使赶出府去。兄长对那女使确有几分情意,求父亲留下她,说等日后要将她纳为妾室,如此便更惹怒了父亲,说那女使狐媚主子,不论兄长怎么磕头求情,他都不听,硬是将那女使给打死了。兄长不声不响的,回去就安安分分地备考,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