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感叹东无太贪财了,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国库开支。若要推行新政,钱粮必不可少。
当?天?傍晚,黄昏时分,绣城知府朱贤勤赶来觐见华瑶。
朱贤勤才刚离开衙门,身上还穿着四品绯红官袍。他脚步匆匆忙忙,绕过回廊,迈入正厅,行过叩拜大礼,恭敬道:“微臣拜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华瑶高坐上位,淡然道:“免礼,赐坐。”
朱贤勤缓慢落座。他瞥眼一看,对面的一把木椅上,坐着一个老熟人?。
此人?名叫温良平,今年四十三岁,吴州绣城人?,原是昭宁十二年的进士,曾在户部任职。后来她辞官归乡,又在绣城开办了几?所私塾,做了十多年老师,桃李满天?下?。绣城读书人?对她推崇备至,她竟成了华瑶的座上宾。
温良平抱拳作?礼:“草民参见朱大人?。”
温良平毕竟是个进士身份,又得了华瑶青睐,不容小觑,朱贤勤立即回礼,又转向华瑶:“承蒙陛下?召见,若能为陛下?分忧,微臣不胜荣幸。”
华瑶一语惊人?:“朕打算在京城设立农工商总局,在秦州、吴州两个省份开设学堂、书院、医药局、育婴堂,改革吴州农司,选用?优秀人?才,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便能把新政推广到全国各地,惠及天?下?民生。”
第255章 成大业 废除贱籍,指日可待
朱贤勤十分震惊:“微臣愚钝,斗胆请教陛下,您说要在秦州和吴州开设学堂,那学堂传授的?课业,可还是四书五经?”
华瑶语调平静:“吴州已有新式学堂,朕也不?过是推波助澜。”
吴州的?新